近年来,一向被人们视为畏途的东北冰天雪地,成了各地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旅游目的地,“冷”资源也带来了“热”效应。
临近2022年北京冬奥会,各地大规模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冰雪产业也将加速爆发。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冰雪运动产值将达到8000亿元,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占整个中国体育总产值的1/5。
目前,拥有冰雪资源的主要省份都在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冰雪经济供需两旺的当下,也有专家提醒,要发挥地方特色,避免冰雪资源同质化低端竞争,要建立中国及各地区的冰雪旅游品牌,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以吸引更多游客。与此同时,还要加快标准制定,提升行业规划水平。
滑雪产业驶入快车道
滑雪,这个过去一直属于高端化的运动,如今也飞入到了寻常百姓家。
《2019全球滑雪市场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滑雪市场是全球唯一快速增长的滑雪市场,中国有望跻身滑雪产业大玩家的行列。
不仅如此,2018年我国总滑雪人次达到空前的2113万人次,同比增长14.4%。滑雪运动消费需求的增长伴随着供给的增加,2018年全国新开业的滑雪场有39家,滑雪场总数量达742家,预计到2022年中国的滑雪场将超过1000家。
据国际数据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张莉介绍,2018年中国滑雪人口达到了1930万人,各个机构统计出来的数字可能不是很一致,但大概是在2000万左右,较以往有很大增长。接下来三五年,滑雪人口预计能达到5500万。
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近日在出席冬博会冰雪文化发展论坛时介绍说,我国冰雪产业的规模从2013年的1177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976亿元,增长率高达238%,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
据文旅部数据中心预测,2021-2022冰雪季,中国冰雪相关产业产值将达2.92万亿元。
据记者了解,滑雪的主要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24岁以下,北上深等一线城市人群对滑雪的热爱全国领先,而在东北等拥有丰富冰雪资源的地区滑雪也相对热门。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杨彦锋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滑雪产业还处在普及和教育的初期,整体渗透率不高。大部分滑雪人口分布东北及京津冀区域,滑雪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而中国即将举办冬奥会,滑雪产业也将迎来飞速发展。
2018年我国滑雪运动渗透率只有1.35%,与欧美国家5%以上的渗透率相比差距巨大,鉴于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市场空间,我国滑雪产业的前景值得期待。
现实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冰雪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尤其我国冰雪产业的核心层(冰雪运动竞赛表演、冰雪运动技能培训、冰雪器械制造业等),当前的价值创造活动能力薄弱。
中研普华研究员温昧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冰雪装备处于低端水平、冰雪体育服务业缺乏合理规划、冰雪休闲业缺乏创新性等是我国冰雪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最首要的问题是缺乏创新性,这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滑雪欲望,从而影响我国滑雪渗透率。
事实上,例如张家口市崇礼区滑雪场以“主题活动”“专业赛事”等推动滑雪产业发展,从2001年老塞北滑雪场首次举办滑雪节算起至今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从最初民间筹资承办,组织在校中小学生、周边农民参与滑雪表演,到官方将其正式认可为本地重大节庆文化活动,承办高端、专业滑雪赛事,崇礼区不断丰富以滑雪为卖点、以赛事为标杆、以服务为导向的旅游品牌,使滑雪节成为崇礼全面推介自身生态、旅游、文化和城市形象的一场盛会。
不仅如此,通过承办“国际顶级赛事”将带动越来越多的专业赛事和大众冰雪爱好者不断落户,有效提升了滑雪运动的普及率。
抓住市场良机促进产业布局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提出,要促进冰雪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合理规划、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力争到2022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推动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推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体育消费服务,支持以冰雪、足球、篮球、赛车等运动项目为主体内容的智能体育赛事发展。
根据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数量不低于650座。滑雪场数量达到800座、雪道面积达到10000万平方米、雪道长度达到3500千米。
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挖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分享这个巨大的蛋糕,打造全产业链成为各地的发力点。不仅有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冰雪资源优势区位省份,北京、张家口等地也在以2022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分析指出,正是看准政策红利和市场良机,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发掘自身的冰雪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曹和平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看,通过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加速冰雪产业布局,都将对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短期来看,政策鼓励布局冰雪产业,借助“事件经济”,兴建冰雪场馆和设施,将从投资侧来拉动内需的增长;而长期来看,冰雪产业布局后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带动旅游消费的增长,又将从消费端对经济形成支撑。
温昧表示,对于政府而言,要促进滑雪产业良性发展,规范市场环境是当前关键所在。当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于滑雪产业,低水平的恶性竞争似乎难以避免,这时候就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调节,所以政府可以制定多个行业规范、行业标准等引导行业往优良的方向发展。对于滑雪服务提供商而言,提升雪场品质是促进滑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方法。
此外,雪是滑雪场最重要的生命线之一。高质量的雪改善了滑雪者的滑雪体验,为滑雪场的良性循环提供了保障。优质雪是滑雪场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是滑雪场的经济来源,也是滑雪服务提供商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途径,促进行业竞争健康发展。
“未来几年,规范化和差异化坚实下一步发展冰雪旅游产业的主要方向。企业首先需要规范自身经营模式,以免将来在政策的更新下不断整改。再者,企业应该差异化经营,不断开发新的滑雪体验服务。在选择新的区域布局时,可选择具有特色的地区进行投资,并在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要想加快自身冰雪服务进入广大国民大众的旅游选项,更应该加强活动策划和市场推广能力,从而扩大自身市场占有率,为扩大产业布局提供优势。”温昧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指出,冰雪产业是低碳环保、产业关联度高、富民强省强市的朝阳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完善冰雪领域扶持政策,为冰雪产业发展创造最优政策环境,让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丰富冰雪产品供给,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创新产品开发,做大“冰雪+旅游”,做强“冰雪+装备制造”,促进冰雪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让冰雪产业造福更多百姓。
本报记者 丁琦报道